車爾尼雪夫斯基
尼古拉·加夫里諾維奇·車爾尼雪夫斯基(俄語: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,1828年7月12日—1889年10月29日),俄羅斯唯物主義哲學家、文學評論家、作家,革命民主主義者。生于薩拉托夫的一個神父家庭,畢業(yè)于當?shù)匾粋€神學院,兼修英、法、德、意、希臘和拉丁語,另外還有古斯拉夫語,也正是在這座學校,車爾尼雪夫斯基與文學結緣。1846年,18歲的他進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學習。大學時代接近進步組織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組,受唯物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,開始研究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,這段時間使得他成為了一個無神論者。1856年起參加進步刊物《現(xiàn)代人》編輯工作。1862年被捕入獄,關押在彼得堡羅要塞,后又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,1889年去世,享年61歲。 車爾尼雪夫斯基不但是俄國著名作家,而且是19世紀60年代反對沙皇農(nóng)奴制度的代表人物和先進思想的啟蒙者。他的活動曾經(jīng)得到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寧和斯大林的高度評價。列寧稱贊他“從50年代起直到1888年,始終保持著完整的哲學唯物主義的水平”。 代表作品:《怎么辦?》,《藝術對現(xiàn)實的審美關系》、《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》、《生活與美學》。 ...展開全部